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维修服务中心扎实开展“我为师生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立足工作实际,切实提高维修服务能力和水平,多举措满足不同层面教职工的维修需求,取得了突出成效。
立足本职,全面提升维修服务质量
中心通过党史学习教育,重新审视了服务保障工作的初心和使命,再次重温“一切以师生为本,从师生需求出发”的服务宗旨,进一步明确了“水电不过夜,小修急事即办”的原则,不论节假日,不管白天晚上、天晴下雨,只要接到报修,就要马上行动,及时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。
同时,进一步优化报修服务流程,树立“大后勤”意识和服务意识,周知24小时报修电话,对所有报修照单全收,不在业务范围内的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,避免师生报修无门的情况出现。

截止9月底,中心已完成零星维修9000余件,多次收到师生员工的感谢电话和感谢信,优质服务得到广泛好评。
做强品牌,便民维修进社区广获好评
“便民维修进社区”活动作为中心的服务品牌,已坚持10余年,以往多在教师节、重阳节开展。为庆祝建党100周年,6月底,中心在南北社区分4天共8个维修接待点,接受维修咨询,进行报修登记,开展实时维修;9月“感恩教职工”活动期间,也如期开展了社区便民维修活动。活动期间,所有维修均免收人工费,所产生的材料费一律按成本收取。

现场咨询的居民络绎不绝,有的老人描述不清,现场工作人员直接上门检查、当场处理,方便快捷。不少退休职工说:“在家门口就能报修,好方便,态度也好,修个水龙头就只花了几块钱的材料费,帮我们解决大问题了!”还有职工表示:“平时打电话报修,师傅来得也很快,但这种送服务到家门口真的很方便,小问题一下子就处理了,特别好!”
据统计,6月份仅4天时间,中心共登记报修130余项,派出维修人次150余次,9月份仅2天,完成进户维修114次,让广大教职工切身感受到实践活动效果。
聚集热点,不断完善服务细节
除在重要节日、节点开展便民服务外,中心针对不同层面教职工的服务需求,积极谋划将便民服务做成长效性、常态化工作。
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“全社会都要关心、尊重知识分子”的号召,在后保部党委的指导下,中心整理了学校外派教师、干部名单,联合学校组织部制作了“暖心服务联系卡”,为外派教师、干部家庭提供水电维修便捷服务。
中心还精心制作了“高龄‘空巢’老人暖心服务卡”,计划于重阳节期间发放到高龄离退休教职工手中,全年随时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。
顽强战“疫”,确保核酸检测点用电正常
9月6日,根据学校疫情防控需要,中心紧急动员,第一时间商讨确定核酸检测点保电方案,召集10多名维修工人,从当天下午2点不间断施工到晚上11点,完成了4个核酸检测点的临时用电安装,并一面安排24小时轮流值班计划,一面分派人手开展零星维修和各种紧急维修维护工作。

9月7日晚,在官方通报解除防控措施后,中心组织人手立即赶赴4运对核酸检测点临时用电进行拆除,于8日凌晨2点完工,确保了迎新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维修服务中心将“我为师生办实事”作为年度工作重点,大力推进、强效落实,切实以办实事的成效凝聚职工、以解难题的成果汇聚力量,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